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杏彩娱乐平台怎么样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陕西“四普”蜀道专项调查稳步推进中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6:15    点击次数:94

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!”自古以来,蜀道就是川陕甘渝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。3月11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,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(以下简称“四普”)蜀道专项调查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。

我省成立蜀道专项调查队

秦蜀古道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,全长约4000公里,其中陕西段占三分之二,陕西段有313处道路本体遗迹,包括栈道、碥道、栈桥等,这些遗迹完整地勾勒出古道在陕西的走向。

近年来,蜀道的保护和利用受到高度重视,蜀道的部分路段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名单,其保护和申遗工作也正在推进中。同时,国家文物局也批准启动了“考古中国·蜀道考古”项目,该项目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,联合陕、甘、渝三地的考古机构,协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,形成跨区域合作。

陕西境内的蜀道是中国古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包括穿越秦岭和巴山的多条古道。这些古道以汉中盆地为界,形成了“北四南三”的格局。北段的4条古道分别是故道(陈仓道)、褒斜道、傥骆道和子午道,它们从西向东依次穿越秦岭,连接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;南段的3条古道包括金牛道、米仓道和荔枝道,从西到东穿越巴山,连接汉中与四川盆地。

展开剩余66%

“四普”启动后,我省成立了蜀道专项调查队,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彦峰担任队长。目前蜀道专项普查队的工作兼顾了蜀道“四普”和蜀道考古项目两部分内容。其中,蜀道考古项目更加侧重于从考古的角度来开展蜀道的调查与研究,而“四普”则是对蜀道沿线范围内的文物资源进行摸底普查。蜀道专项的主要目标是确认蜀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走向与现状,测算蜀道长度,建设蜀道及其沿线城址、墓地、寺观、桥梁、石刻等相关类型遗存的数据库,确认不同时期道路年代,研究蜀道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,推动蜀道学术成果的转化,助力蜀道申报世界遗产。

“点线连片”普查效率高

据介绍,“四普”以来,蜀道专项普查队采用了“点线连片”的普查方法。 “点”主要包括古道沿线重要的节点性的城址、驿铺、关隘等,陈仓道上有秦国都城遗址秦雍城遗址及重要关隘大散关遗址等,以及一些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的重要文物点,诸如“凿空”西域的汉使节张骞的墓葬、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和墓葬,以及汉代名将张良庙等。

蜀道本身是一条重要的交通“线”,连接着川陕甘渝地区。蜀道专项普查队通过对古道的分级,将其分为一级道路、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,以更清晰地了解古道的保存状况和历史价值。

除了古道和古遗址,蜀道专项普查队还对沿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全面普查,以形成“片”。包括古道沿线的山脉、河流、森林等自然景观,以及古镇、村落、驿站等人文景观,如剑门关、翠云廊等文化景观类,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的交通史和文化传承。这些成“片”的文物资源,是将来建立学术交流平台、举办研讨会和出版研究成果,促进学术界对蜀道研究的关注和参与的重要基础。

相关遗址点考古发掘同步进行

在蜀道专项调查中,蜀道专项普查队不仅开展蜀道考古调查工作,还承担着蜀道考古发掘工作。通过“四普”,蜀道专项普查队梳理了蜀道沿线的文物资源,明确了考古的重点区域。而考古发掘则通过具体的地下遗迹和遗物,验证普查的方向和结论,确保其准确性。

记者了解到,在本次“考古中国·蜀道考古”项目进行期间,陕西省境内共进行了3处遗址点的发掘工作,包括梁鹿坪遗址、凤州古城以及故道相互关系图。

通过发掘,已在宝鸡梁鹿坪遗址发现了多座先周时期的墓葬,出土了陶器等珍贵文物。不止如此,在该遗址的隔河对岸,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早年还发掘过一批战国秦汉时期和唐时期墓葬。这些遗物的发现,特别是先周墓葬的发现,实证了蜀道早在商末周初就已经开辟,相关发掘仍在进行中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杏彩娱乐平台怎么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